導讀:21日,多家平臺積極響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網絡微短劇行業生態的規范管理工作,對《黑蓮花上位手冊》等多部短劇做下架處理。據微信珊瑚安全
21日,多家平臺積極響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網絡微短劇行業生態的規范管理工作,對《黑蓮花上位手冊》等多部短劇做下架處理。

據微信珊瑚安全11月21日消息,微信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綠色的平臺生態環境,為促進微短劇行業良性有序發展,鼓勵優質微短劇內容創作,平臺近期已發布專項治理公告,持續打擊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不良價值觀等違規微短劇內容。
在專項治理期間,平臺發現微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的不良價值觀,混淆是非觀念,破壞平臺良好生態,平臺已將該劇下架,現予以公示。
對于存在上述違規內容和行為的小程序或賬號,平臺將引導整改,如提醒后仍未整改,將對違規內容及賬號進行處置。
微信倡導和鼓勵創作者積極制作優質微短劇,避免傳播發布違規低質內容。后續,微信將持續引導微短劇內容的規范發展,為優質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營造更加健康、清朗的網絡視聽空間。
下架,打擊!抖音、快手、微信集體出手
近日,微信、抖音、快手三大短視頻平臺積極響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網絡微短劇行業生態的規范管理工作,接連出手封禁了大量違規發布微短劇的賬號。
微信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小程序“微短劇”類內容的公告》以及《關于小程序“微短劇”類內容階段性治理情況的公告》稱,下架了部分違規微短劇劇目,并對相關違規小程序進行了處置。此外,快手共下架違規微短劇10余部,同時對發布違規內容的13個賬號根據違規程度分別予以相應處罰。抖音此輪整治力度最大,近期累計下架違規微短劇119部,處置違規推廣微短劇的抖音賬號1188個。
對于微短劇的整治,廣電總局明確表示將轉入常態化,并將從多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其中包括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建立小程序“黑名單”機制、網絡微短劇推流統計機制、委托中國網絡視聽協會開展網絡微短劇日常監看工作、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等。
微短劇火了,行業制作井噴,專家:微短劇行業監管需常態化!
單集最長不超過10分鐘,最短甚至不足60秒。近日,微短劇在網絡走紅。有基金經理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他一口氣調研了35集,一集90秒,直呼上頭。
有行業數據預測,2023年小程序短劇市場規模接近250億元。據中廣天擇相關負責人介紹,微短劇廣告投放規模大概是6000萬元/天,隨著近期多個短視頻平臺和創作者被封禁,廣告投放將形成較大的市場缺口。
部分微短劇靠反轉與爽感的片段來引流,進而吸引用戶花錢解鎖更多劇情。這種盈利模式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有網友總結其為“一天不看渾身難受,看完渾身難受一天”。
微短劇,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定義,就是“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網絡劇”。今年以來,微短劇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中信建投在研報中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至300億元,明年有望延續高增長。據上觀新聞消息,今年上半年每個月都有近300部微短劇提交備案。
微短劇常以豎屏形式呈現,主打“輕量”,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每分鐘拍攝成本最低僅需數千元。
大部分微短劇講究在最短的時間內呈現更多的戲劇矛盾沖突,以抓住粉絲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比如,上一個鏡頭男主角還在被丈母娘劈頭蓋臉地罵,下一秒就切入“龍王駕到”,他隱藏的高貴身份被揭開,讓丈母娘全家都后悔不迭。
爽點多、節奏快、情節反轉再反轉,程式化的劇情設置為制作方帶來了“潑天的富貴”,吸引了不少網友“淪陷”,為其充值。
據都市快報報道,公開資料顯示,8月底在微信小程序上線的爆款微短劇《無雙》,團隊中無知名導演和演員,成本不到50萬元,但上線8天充值破1億元。
因為制作周期短,見效快,微短劇的賽道還是迅速擠滿了掘金者,包括但不限于頭部網文公司、老牌影視傳媒企業、做游戲的、拍廣告的……
中廣天擇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流平臺對微短劇的資質要求包括《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和《ICP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等。目前市面上不少微短劇創作傳播機構幾乎沒有相關資質,野蠻生長的同時,粗制濫造的作品比比皆是,對行業秩序以及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廣電總局對微短劇常態化的監管將有效凈化行業生態。”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違規微短劇的整治有利于行業環境的肅清,對于規范運營的頭部企業是好事,對于微短劇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構成持續利好。”
南昌理工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微短劇行業監管常態化有助于頭部企業加強自身品質和內容創新,行業內上市公司也將通過制作更高質量、更有深度的微短劇來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