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各地文旅局都瘋了,各地文旅局局長都瘋了,不僅自己瘋,也被網友逼著瘋,不過這是好事,這是民之所向,這是公仆精神。近日,多地文旅局紛紛
各地文旅局都瘋了,各地文旅局局長都瘋了,不僅自己瘋,也被網友逼著瘋,不過這是好事,這是民之所向,這是公仆精神。

近日,多地文旅局紛紛奔赴哈爾濱展示自家旅游特色、花式攬客,今冬“頂流”哈爾濱成各地文旅的宣傳舞臺。
1月12日在哈爾濱中央大街、索菲亞大教堂前,四川綿陽文旅團身穿四川北川羌族和白馬藏族特色服裝和游客共舞、化身李白和游客吟詩互動,還免費贈送綿陽米粉以及我國第一顆原子彈“邱小姐”文創模型。1月10日,廣西文旅團身著民族服飾在哈爾濱商城表演舞蹈“科目三”。
此前1月5日,呼倫貝爾兩個下轄文旅局也先后在哈爾濱街頭彈奏馬頭琴、表演民族歌舞;此外,還有四川文旅、重慶文旅等相繼亮相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和游客互動蹦迪。
花式宣傳的背后
“此次哈爾濱之旅一方面是響應省廳號召,對四川‘小熊貓’來哈爾濱研學進行回禮。”四川綿陽市文廣旅局推廣科科長孟思楠告訴界面新聞,“另一方面,哈爾濱是今年冬天的流量中心,除了東北本地人外,很多游客也在哈爾濱,希望借助哈爾濱平臺宣傳推廣四川綿陽。”
孟思楠還表示,哈爾濱的爆火肯定有更深層的原因,此次希望來到現場,親自感受、學習一下相關經驗,從而更好開展綿陽文旅宣傳推廣方面的工作。
未奔赴哈爾濱的文旅局也不甘落后,在線上“卷”了起來”。河南、山東等地文旅局不僅仿照哈爾濱的宣傳曲《我姓哈》分別創造了《我姓河》和《我姓東》等喊麥宣傳曲,還向游客花式喊話宣傳。
河南文旅局更是從1月11日開始“題海戰術”,頻繁發布宣傳視頻,最多一天更新了30多條視頻,目前該賬號作品數量已破萬;隨后,山西、河北等多地文旅同樣“卷”了起來。1月11日,山西文旅從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35分,一共發布57條視頻,最快的時候1分鐘連發兩條;河北文旅同樣“抄作業”,不僅立下“日更60條”的flag,更是創下連更75條視頻的更新記錄。
除了“卷”數量,文旅局還花式“整活”。多地文旅請來明星宣傳站臺。河南文旅請王一博錄制宣傳視頻;河北請來趙麗穎站臺,吉林文旅宣布邀請魏大勛作為旅游形象代言人。另外,在視頻內容上,吉林文旅把張起靈搬出來了、河南洛陽連夜換上了“飛魚服”、江西文旅帥氣“錦衣衛”已就位,各地文旅不斷推陳出新。
除各地文旅局外,各地大學生和市民也參與其中、為家鄉出謀劃策、投稿宣傳。
“無論是奔赴線下‘流量中心’哈爾濱還是在線上‘喊話’互動,都體現了地方文旅越來越以游客需求為導向。”中青旅首席品牌館徐曉磊告訴界面新聞,隨著近兩年新媒體崛起,新媒體為官方文旅局和大眾游客提供了直接溝通對話的平臺,如今哈爾濱也是,不僅為各地文旅提供了展示自家旅游產品、特色的舞臺,也為游客提供了直接需求反饋渠道,讓文旅局能更加直接溝通擁抱市場。
在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韓元軍看來,文旅局奔赴哈爾濱也體現了文旅部門營銷在主動向有流量的目的地營銷轉變。從淄博到哈爾濱的爆火,文旅局不僅是去到客源地宣傳,還主動去到一些流量聚集的目的地開展市場營銷,吸引游客通過一線多站、一乘多站來游玩。
近兩年,各地文旅局局長紛紛下場喊話互動,各地文旅部門都表現的十分“主動”。韓元軍認為,這份主動背后,主要是地方對文旅更加重視的原因。
他向界面新聞解釋到,近年來,消費在國家GDP總額的占比超過了60%,特別是以文旅為代表的服務業消費占比提升越來越明顯。在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背景下,旅游業具有關聯100多個產業的能力,旅游對地方經濟整體的拉動作用非常大,所以地方對文旅更加關注,也愿意付出更多努力。
另一方面,從現在旅游業的綜合功能來看,一定意義上來說,一個地區旅游的形象代表了這個城市的形象,所以旅游對整個城市軟實力的提升也非常明顯。各地政府對整個城市品牌的重視和文旅品牌的重視,其實就是對這個城市軟實力、競爭力的重視。所以各地文旅局長賣力展示本地旅游產品也不純粹為經濟效益,更多是從綜合效益來考慮的。
能否帶火自家旅游?
各地文旅在花式宣傳回禮中紛紛拿出了當地特色。不少河南本地人感嘆自己都不知道河南柘城產鉆石,是中國“鉆石之都”;黑龍江人也驚呼“自家就產蔓越莓,一直以為是進口的”,四川人也表示不知道全球12%的魚子醬產自四川。
另外,還有甘肅產南美對蝦、重慶產澳龍、山東和安徽產頂級鵝肝等。這場被網友調侃成“全國特產大摸底”一定程度上讓不少當地特產、特色得以展示、宣傳。
另外,從數據來看,各地文旅局“喊話”似乎有所成效。界面新聞觀察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抖音粉絲從1月10日的15.6萬漲至如今157.5萬,漲粉逾百萬,其中1月13日單日漲粉超60萬;河北文旅粉絲自1月12日的45.6萬,漲粉至91萬;山東文旅賬號粉絲自1月11日的143.9萬,漲至166.2萬。另外,山西文旅、四川文旅兩天時間也漲粉近十萬。
1月12日以來,#河南文旅殺瘋了# 、#山東文旅#、#四川文旅連夜搖人#等話題相繼登上熱搜,使多地文旅收獲一波熱度。
對此,徐曉磊表示,多地文旅線上線下聯動本質是營銷上的相互借勢、相互引流,不僅能展示各地文旅產品和特色,還能制造互動交流的氛圍,帶動乘客參與其中。
韓元軍也提及,無論是淄博還是哈爾濱,近兩年游客都喜歡扎堆去一個目的地,媒體平臺上造勢對地方文旅宣傳十分有利。一方面是疫情三年對游客心理影響非常大,游客希望體驗熱鬧的人間煙火氣。另一方面,近兩年文旅市場更明顯的特征是游客“氛圍式”的沖動消費和單個旅游元素吸引力的增強,像哈爾濱今年“左右哥”、“逃學企鵝”、“鄂倫春族”、“冰滑梯”等,任何一個元素都有可能觸動到游客,讓游客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過,“借勢營銷只是營銷的第一步,最終能否帶火其他旅游目的地還有待觀察。”徐曉磊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的“回禮”分享、喊話等方式可能很快會在線上產生較好宣傳效果,但具體到游客的實際行動還有待觀察。
上一篇:中疾控:得過甲流仍有可能得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