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針對有媒體報道稱敦煌莫高窟濕度飆升、山洪和洞窟塌方已經在發生,中國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司長鄧超28日在北京明確表示不存在上述情況。鄧
針對有媒體報道稱敦煌莫高窟“濕度飆升、山洪和洞窟塌方已經在發生”,中國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司長鄧超28日在北京明確表示不存在上述情況。鄧超指出,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國西北干旱地區,文物材質特殊,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長期持續關注、監測、研究莫高窟所在區域的氣候變化。30多年的監測數據表明,莫高窟所在區域年均降水量約40毫米,以小雨和中雨為主,大雨和暴雨僅發生過6次。莫高窟所在區域氣候整體呈暖干化趨勢。近幾十年來,也未發生過洞窟坍塌現象。

具體到氣候變化應對措施上,鄧超介紹,一方面通過薄頂洞窟加固、安裝窟門等保護工程,已全面解決雨水滲入洞窟問題,減緩了洞窟內微環境受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全方位監測,及時掌握洞窟內溫濕度變化情況,據此實施動態開放管理,確保也實現了洞庫內微環境長期處于安全閾值范圍內。同時,國家文物局與氣象部門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暴雨洪水預警體系和突發洪水應急指揮平臺,提早獲知氣象變化數據,有效預判突發天氣,及時采取應急預案和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