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埃菲社10月13日發表題為《為什么埃及不能也不會接收來自加沙的數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的文章,作者是阿爾瓦羅·梅利索。文章摘編如下:開放

埃菲社10月13日發表題為《為什么埃及不能也不會接收來自加沙的數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的文章,作者是阿爾瓦羅·梅利索。文章摘編如下:
開放一條“人道主義走廊”,以便上百萬巴勒斯坦難民通過加沙地帶唯一不受以色列控制的拉法口岸逃往埃及,這是開羅政府既不能也不愿意接受的提議,因為這會帶來政治、經濟和道義方面的后果。
埃及明確反對因以色列施壓而被驅逐出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入境埃及的可能性,盡管以色列非常頑固,而且美國和英國也支持這種可能性。
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12日強調,巴勒斯坦人“必須留在自己的土地上”;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13日在首都安曼與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談時也強調,不要企圖將巴勒斯坦人從其領土上趕走并造成他們流離失所,危機不應蔓延到鄰國并加劇難民問題。
埃及拒絕接收巴勒斯坦難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反對種族清洗,即有系統地強制將特定族裔、種族或宗教群體驅逐出特定地區。而這正是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人的做法,該做法遭到了被占領土居民、非政府組織和國際組織的譴責。
為遭受以色列轟炸的220萬加沙人進入埃及并定居開辟道路將使這一選擇成為現實,而這是以色列和美國的首選。
“很明顯,以色列想要控制拉法口岸。他們不會讓任何離開的人重新進入。這就是巴勒斯坦人的歷史,一連串的流離失所。目前加沙地有70%的人來自現在屬于以色列主權下的領土。”開羅美國大學政治學教授、該地區少數族裔和移民問題專家肖恩·李說。
此外,埃及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一波難民潮,并將他們安置在西奈半島,這是一片沙漠和孤立的地區,幾乎沒有任何發展選擇。
埃及自身的經濟形勢十分不穩定,通貨膨脹率飆升,貨幣不斷貶值,外債持續增長。
新一批難民的涌入,加上該國因其他沖突(蘇丹與南蘇丹之間)已經收容的數萬難民,將造成巨大的不平衡。
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巴勒斯坦人進入其領土并無法返回,這是埃及無法承受的代價。如果沖突或驅逐持續多年,則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埃及和以色列在安全事務上合作,并高度重視這種合作。
肖恩·李指出,在埃及,人們擔心收容數萬難民會“引進”哈馬斯的武裝分子或支持者,而哈馬斯與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關系密切。
“埃及和哈馬斯之間存在不和,特別是因為后者與穆兄會的關系”,因此接收潛在的伊斯蘭武裝分子在政治上以及對埃及安全和穩定來說都是不利的。
上一篇:媒體:體育“飯圈化”不能慣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