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新一期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刊發題為《水老虎的蛻變路》的文章,剖析四川省南充市原水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水投集團)董事長

最新一期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刊發題為《“水老虎”的蛻變路》的文章,剖析四川省南充市原水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水投集團”)董事長楊松違紀違法案。
文章顯示,在外人看來不怎么貪錢,不講究吃喝,節儉樸素,不戴名表,不穿名牌,經常穿布鞋的楊松,背后卻十分不干凈。臨近退休的楊松,卻進了監獄,無法為父母養老送終,“每每想到這些,我內心非常痛苦,晚上經常驚醒,泣不成聲。”楊松懺悔道。
曾經每天4點起床開始工作
1989年,楊松從四川工業學院(現西華大學)畢業,作為為數不多的大學生,進入南充市自來水公司(水投集團前身)工作。專業人才稀缺,工作又勤奮努力,他頗受廠領導重視,也是廠里重點培養的年輕干部。“從普通技術員到副總經理僅僅用了8年時間,從副總經理到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只用了4年時間,幾乎沒有遇到過挫折。”談起那段意氣風發的時光,身陷囹圄的楊松仍感到十分自豪。
在擔任總經理后的20余年間,楊松既注重安全生產,也更新企業管理模式,不斷擴大企業經營范圍,特別是2013年推動高坪縣自來水公司并入水投集團,實現市轄三區供水一體化,讓企業規模邁上新臺階。出色的工作業績帶來的不只是榮譽,還有源源不斷的吹捧與奉承。就在楊松得意于自己對企業發展的貢獻時,不少覬覦他手中權力的企業老板圍攏過來。
文章顯示,一位在水投集團工作多年的負責人談到,相比其他唯我獨尊的違紀違法領導干部,楊松在工作中并不十分霸道,下屬在技術方面提出的不同意見,他也能聽得進去。唯獨在供應商和承包商的確定方面他比較在意,將貨品供應和工程承包交給誰的決策權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在楊松眼里,只要產品品質好、工程項目質量好,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如果恰好可以幫助“哥們”,企業決策是否合規、經營是否存在廉政風險等等都是次要的。2015年,南充市房地產開發勢頭迅猛,生活用水入戶需求大大增加。原本給水投集團供應管道的企業老板汪某某希望繼續供應這批入戶水管,但由于采購金額較大,按規定必須要進行招投標,財務部門也反復提出重新招投標的建議。然而,為了確保汪某某能夠拿到這個項目,楊松決定違規采取詢價的方式規避招投標程序。在他的授意下,公司專門將此事列入了黨政聯席會議議題,并以集體研究的名義定下采購合同上報。“其實所謂的集體研究決策,不過是走個過場。下屬大都熟知楊松在意的事情,誰也不敢說一個‘不’字。這一資金量巨大的管道供應項目便發包給了汪某某。”辦案人員說道。
水務領域相關項目多、管理內容細、安全責任重,供水和污水處理涉及南充市轄三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作為水投集團“一把手”,除了業務過硬,管理認真負責、作風勤懇務實是楊松留給同事和下屬的主要印象。曾經擔任水投集團下轄某自來水廠的一位負責人提到,楊松幾乎每天都是4點起床,查看各水廠的水表壓力,如果發現問題就馬上聯系水廠負責人。一些重大工程項目他也堅持親力親為,經常帶著負責人到現場去檢查推進情況。
熟人都認為他不怎么貪錢
文章顯示,無論是朋友,還是公司的老同事、老下屬,談起生活中的楊松,都認為他不怎么貪錢。相比一些有了權力就追求奢靡生活的違紀違法干部,楊松不熱衷高檔餐廳,和朋友聚會也只是吃個燒烤,在公司加班久了還會請同事吃飯,但也只是吃碗面。不僅吃喝不講究,生活中的楊松也比較節儉樸素,他不戴名表,不穿名牌,經常穿布鞋,愛好打牌但不賭錢。
如果楊松沒有因違紀違法問題被查處,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對金錢的真實態度。心態的變化仍然始于擔任公司主要領導干部后,他在懺悔書中寫道,隨著社會地位提高,手中權力增大,應酬也多起來,社交圈發生了根本變化。經常和企業老板一起吃飯娛樂,大家談論較多的話題是如何當官、如何掙錢。時間長了,楊松漸漸認為他們的追求和生活方式是正確的,金錢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那時起,楊松一方面在外始終保持節儉樸素的形象,另一方面愈發渴望金錢。2005年,楊松在一場業務會上認識了汪某某,試用了他的管道后感到質量不錯,便開始在水投集團的一些項目中使用。在幾次合作后,兩人漸漸熟悉起來,自認為“識人準”的楊松感到汪某某口風緊,產品質量也不會出事,對其愈加信任。為了感謝楊松,汪某某先是用5萬元投石問路,看到楊松默默收下后,直到2018年,13年間每年都會在春節、中秋等節假日送來賄款,從5萬元、10萬元,到15萬元、30萬元,2018年更是一次性送上80萬元,不斷拉近關系,增加楊松的信任。在擔任公司“一把手”期間,楊松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款共計700余萬元,汪某某則是其中行賄金額最高的一個,累計行賄金額高達545萬元。
收錢越多,楊松對金錢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甚至到了索賄的地步。憑借“一把手”的強勢地位,楊松曾先后兩次張口向工程承包商胡某某“借錢”100萬元,雖然寫了欠條,但都沒有約定還款時間和利息。楊松將巨額賄款中的大部分都交給了妻子,繼而用于做生意,有些甚至是利用其職務便利和職務影響進行的投資。
2018年開始,反映楊松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項目中以權謀私的信訪舉報逐漸增多,舉報事項的背后還有楊松妻子的影子。留置期間,他也坦陳,近10年間,“自己不太重視家風建設,對妻子的一些行為是失管失教的”。
辦案人員介紹,楊松和現任妻子是重新組建的家庭。妻子本是個生意人,楊松認為她沒有體制內工作,如果還愿意做生意也可以繼續參與。他曾多次叮囑妻子,作為領導干部配偶,必須遵守相關規定,不能參與與自己工作領域和職權范圍之內的項目。但幾次勸說之后,妻子仍然對此不以為意,將楊松提出的要求當作耳旁風。楊松十分清楚領導干部親屬插手干預公司項目的后果,但妻子卻時常和他說,“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才是天經地義,自己靠著楊松這棵大樹為什么不能做生意賺錢。貪婪的閘門一旦打開,就很難收住。私下里,妻子和工程承包商胡某某走得很近,通常由胡某某出面承接項目,自己則作為出資人躲在身后,待項目做成后平分收益。
去年6月2日,端午假期前一天,楊松正準備和妻子一起駕車前往成都度假,卻被南充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攔了下來。故作鎮定的楊松拿出一套早已準備好的“說辭”企圖蒙混過關,迎來的卻是一張留置通知書。事后查明,楊松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706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2023年4月6日,因犯受賄罪,楊松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我的父母都是縣城普通單位職工,80年代能把我培養成一名大學生很不容易。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很快就走上了領導崗位,我父母一直為我感到驕傲和自豪。如今父母都已經80多歲,他們把我迎接到這個世界上,我卻無法為父母養老送終。每每想到這些,我內心非常痛苦,晚上經常驚醒,泣不成聲。”楊松在懺悔書中懺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