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蘋果公司和高盛的合作關系即將終止,該消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據外媒報道,高盛正尋求擺脫與蘋果的交易,而蘋果也已向高盛提出要求,在
蘋果公司和高盛的合作關系即將終止,該消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據外媒報道,高盛正尋求擺脫與蘋果的交易,而蘋果也已向高盛提出要求,在未來大約12個月至15個月內解除合作關系。這一終止合作的決定將涵蓋雙方在消費者合作伙伴關系方面的所有業務,包括2019年推出的信用卡和今年推出的儲蓄賬戶以及先買后付服務。

高盛自稱在 Apple Card(蘋果公司的信用卡服務) 上遭受了巨額虧損,據一位高管透露,高盛認為簽署相關合約是一個錯誤,而截至今年1月,高盛因這一業務虧損超過10億美元。高盛目前仍負責發放蘋果卡和通用卡,但員工已經開始準備將工作轉移到接管這些信用卡的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高盛的消費者業務拖累了公司的業績,甚至連所羅門也開始認為這一業務是負擔。高盛曾試圖尋找外部投資者,將消費者業務分拆成合資企業,但由于雙方無法就各自對新合資企業的控制權達成一致,談判最終破裂。
蘋果信用卡于2019年上線,從一開始就備受關注。然而,這一合作從一開始就存在矛盾。要想與蘋果達成交易,高盛需要接受許多非常規條款,比如放棄收取滯納金或出售客戶數據。盡管蘋果信用卡最初表現令人振奮,但高盛合伙人抱怨稱,高盛在這一交易中白白砸錢,也無助于實現業務多元化。此外,美聯儲在2022年發現高盛的消費者業務存在問題,擔心高盛沒有適當的監督和控制系統。
該終止合作的決定對雙方都將產生重大影響。蘋果將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來繼續推動其金融服務業務,而高盛則需要重新調整其戰略,尋找新的增長點。這一事件也提醒了其他公司,在進行合作時需要謹慎選擇合作伙伴,并確保雙方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
我國銀行信用卡業務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提供信用卡服務。持卡人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消費支付、分期付款、跨境消費等服務。此外,銀行信用卡還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如積分兌換、折扣優惠、航空里程等,吸引了大量持卡人。除此之外,銀行信用卡還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對持卡人的消費進行保障。
——信用卡業務投訴成重災區,業務亟待規范
在2020年第四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數量為44621件,較上一季度減少了7.8%,占總投訴量的58.5%。涉及個人貸款業務的投訴數量為18102件,較上一季度減少了10.5%,占總投訴量的23.7%。另外,涉及理財類業務的投訴數量為3338件,較上一季度減少了23.0%,占總投訴量的4.4%。
——銀行卡發卡數量穩步增長
近年來,我國銀行卡產業整體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發卡端不斷加強精細化運營,導致人均持卡量持續增長,銀行卡交易筆數也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達到86.58億張,同比增長8.5%;其中,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量共計7.56億張。
——信用卡業務為股份行不良主要拖累項
2020年,受疫情影響,經濟環境受到較大沖擊,消費需求萎縮,居民收入下降,導致部分行業人群的還款能力下降,信用卡貸款風險加速顯現,銀行業信用卡貸款整體呈現風險上升的態勢。
根據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為838.64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06%。相較于2019年同期的742.66億元和0.98%,這個數字可以說是“飆升”的。
最近,信用卡行業的用卡服務迎來了新的變化。10月30日,六大行發布公告,宣布在已有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推出惠企利民措施,加大減費讓利力度,提升服務質效。目前,已有部分銀行調整了信用卡相關服務,包括完善信用卡容差服務機制、建立信用卡普卡和金卡年費補刷機制等。
11月15日,中行、工行、建行等多家銀行宣布:信用卡少還100元內視同全額還款。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認為,通過提高容差金額,銀行可以降低風險加權資產,從而滿足新的資本管理規定;可以減少對逾期未還的信用卡賬戶的資本投入,從而釋放更多資本用于其他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