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云南昆明動物園猴山內2只貓疑似被猴群欺負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并引發關注,猴貓共處引發網友爭議。27日早,昆明動物園官方微信發文稱:
近日,云南昆明動物園猴山內2只貓疑似被猴群欺負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并引發關注,“猴貓共處”引發網友爭議。27日早,昆明動物園官方微信發文稱:將采用誘捕的方式將貓移出猴山。

全文如下:
昆明動物園
關于貓移出猴山的相關說明
為最大限度確保貓安全,昆明動物園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經共同商議,決定立即采用誘捕的方式將貓移出猴山。主要是在猴山內設置誘捕籠,籠內放置貓喜愛的食物,在貓采食時將其安全捕獲。捕獲后,對貓作全面體檢,體檢結果對外公布,并妥善安置。
采取誘捕方式的主要原因:由于猴山地形復雜、洞穴較多,采用強行網捕、麻醉等方式,極易引起貓較強應激反應,可能導致其傷亡。使用誘捕籠進行誘捕,更為安全穩妥,對貓不易造成損傷,但誘捕方式需要一定時間和機會。
事件回顧
1月18日,昆明動物園官方微信發布《昆明動物園關于猴山猴群與貓共處的說明》。
近期昆明動物園接到多起昆明動物園將小貓放進動物園解除鼠患,市民拍到動物園的猴子和小貓有類似交配行為,游客到動物園游玩觀感不好的相關投訴件。昆明動物園接到投訴后高度重視、及時核查情況,現對我園猴山猴群與貓共處的情況做出相應說明:
昆明動物園猴山猴群與貓共棲現象源起2013年5月,當時動物園猴山老鼠成群的新聞經過媒體報道后,不少熱心市民紛紛聯系動物園為猴山滅鼠支招。昆明動物園在窮盡物理滅鼠措施卻未能取得滿意效果的情況下,開始嘗試將昆明動物園收容的流浪貓放入猴山進行生物防治滅鼠,之后猴山上的老鼠數量明顯減少,猴群與貓一直和睦相處。
昆明動物園這項工作的開展既使部分流浪貓得到妥善安置,又發揮其滅鼠的功能,使病源傳播得到有效遏制,貓與猴群已融洽相處多年,未發生互相傷害現象,據觀察,個別獼猴還有為貓理毛發、抓虱子的共處行為,有的貓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后,還在猴山上繁衍了后代,后代也從小和猴群能和諧共處。
截至發稿前,猴山里的貓背毛光亮,健康狀況良好,網民反映的問題系動物之間的嬉戲互動行為,不存在虐待行為。請網友理性對待昆明動物園猴山猴群與貓共棲相處現象,同時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昆明動物園動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昆明動物園誠摯邀請大家到園區游覽參觀。
來源:昆明動物園微信公眾號
26日,昆明動物園再發文《昆明動物園猴山猴群與貓共棲情況通報》。
昆明動物園猴山猴群與貓共棲情況通報
昆明動物園猴山猴群與貓共棲現象源起于2013年,因猴山食物充足和存在適宜嚙齒類動物生存的洞穴而導致老鼠滋生,鼠患數量一度達到300-500只。經多次組織人工滅鼠后,均無法取得預期效果,在確保猴群安全的前提下,昆明動物園征詢了市民和專家的意見,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先后兩次分別放入2只和6只貓,經過一年時間,基本消除了鼠患,同時繁殖了4只小貓,數量達到12只。為了保障鼠患的持續治理和效果,在猴山留下2只,也就是現在網友關注的2只貓。10余年來,猴群與貓相處融洽,貓身體狀況良好。
近日,昆明動物園邀請動物學專家現場研判,觀察到貓身體健康,且猴山已基本無鼠跡。為回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切,計劃近期將貓移出猴山,隨后將對貓開展全面體檢,確保貓身體機能健康的情況下妥善安置和飼養,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貓的相關情況。
昆明動物園致力于動物移地保護和科普展出,也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動物飼養管理與履行好動物保護的職能職責。感謝社會各界對昆明動物園動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昆明動物園
2024年1月26日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已聯系園方
據話人間報道,1月25日下午,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下稱“協會”)在其社交賬號發布視頻稱,近日有網友留言,讓協會救救昆明動物園的貓,協會立刻聯系了當地志愿者到園區查看了貓咪的情況,目前有兩只貓咪在猴園,協會方面也與園方負責人取得了聯系,協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26日上午,話人間記者從昆明動物園所在的昆明市五華區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到,負責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督管理的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已關注到此事,將介入了解具體情況。
27日凌晨,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社交賬號發布視頻稱,其工作人員已經抵達昆明動物園,園方同意一起合作把貓咪誘捕出來,并帶貓咪體檢,然后交給協會帶走安置。
專家稱猴貓共處屬反自然行為
據中工網報道,針對網友關心的“猴貓能否和諧共處”問題,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郭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猴與貓關一起是反自然的行為,令人氣憤,應該禁止。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是靈長目動物與食肉目動物關一起,有危險,會毆斗;
二是野生動物與馴化動物放一起,打破種間隔離,易染病;
三是,從科學角度看,猴與貓易處于情緒緊張的敵對狀態。
 
                         
                         
                         
                         
                         
                         
                         
                         
                        